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应协调发展

2013-04-23
    商报讯“海洋既是生命的发源地,是人类的未来,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全球地理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,希望每一个公民都要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。”9月15日,国际旅游岛讲坛(“走向海洋”系列之三)邀请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主任、博导杜晓东教授,为椰城市民主讲“缤纷的海洋生物”,深入浅出地讲解世界海洋及生物资源概况、海洋污染与危害等,让大家一起加强海洋意识,加强海洋的保护。

  “蛟龙号”可深潜探测 98%深海

  杜晓东教授研究方向是“海产经济动物发育生物学”、“海产无脊椎动物增养殖及珍珠培育”。杜晓东先后主持国家基金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省基金和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20余项。在讲座中,杜晓东从生物的角度介绍了世界海洋及生物资源概况、我国海洋及生物资源概况、海洋环境分区概述、海洋污染与危害等4个方面的情况。另外,杜晓东从生物学的角度,简要介绍了各大洋的鱼类、贝类、螯虾和蟹类等生物。

  “深海还是目前我们探索的一个未知世界。”杜晓东说,水深大于2000米的广大海域称深海(abyssal)。在此海域内的海底地形有大陆基、海沟和大洋盆地等,其中以海底地形较平坦的大洋盆地面积最广。深海已属无光带,海洋生物贫乏,以浮游生物为主,其中以有孔虫、硅藻、放射虫占主要地位。有人这样比喻,我们对太空的认识甚至比对深海的认识还要更多一些,我们的航天员上天了,有那么多的卫星、飞船、空间站,对地球之外的太空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了,但是地球上深海的认识非常欠缺,原因是因为需要有深潜的设备才行,有这样的技术手段,现在深潜仪器的深度方面我国是领先的。近几年,我国“蛟龙号”潜水器下潜到7000米,前一段经过在其他海区的深潜以后,现在准备到马里亚纳海沟,因为只有这个地方才能够找到7000米极限的深度,其他的地方找不到。所以“蛟龙号”深潜探测深海面积已达到98%。

  杜晓东说,太平洋中有许多海洋生物,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余种,主要为硅藻、甲藻、金藻、蓝藻。这些植物如果一个个体存在水中我们的肉眼一般看不见,只有成群成片出现的时候才能看得出来。太平洋的海洋动物包括浮游动物、游泳动物、底栖动物等;浮游动物中有小型的鱼类和虾类。鱼类产量高,如鲱鱼、鲑鱼、沙丁鱼、鲷鱼、箭鱼、金枪鱼等;许多海域盛产珍珠。

  我国近海海洋生物有 20278种

  在谈到我国海洋及生物资源时,杜晓东说,我国管辖海域接近300万平方公里,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。我国海域位于太平洋西缘,由渤海、黄海、东海和南海组成。南海是我国最大的一片领海。海洋主要提供给人类的产物包括海洋食品(鱼、虾、海带等)、海盐、矿物资源(如铀、银、金、铜等)、能源(石油、天然气可燃冰和潮汐能等),除此以外,海洋还有调节气候的功能,如热带风暴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,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,就是雨水和气候的调节作用。

  “陆地开发得很充分的情况下,人类未来的食物来源和药物来源主要依靠海洋,所以海洋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。”杜晓东说,我国近海已确认的海洋生物物种有20278种,占世界海洋生物总数的25%以上,具有捕捞价值的海洋动物鱼类2500余种,头足类84种,对虾类90种,蟹类685种,海洋生物入药的种类700种。我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70多个,约280万平方公里;其中黄渤海渔场、舟山渔场、南海沿岸渔场、北部湾渔场由于产量高,被称为中国的“四大渔场”。这传统的四大渔场变化也很大了,尤其是舟山渔场过渡捕捞,现在的捕捞量已经很低了。现在,因为渔船数量太多,包括广东、海南正在限制渔船发展,不再增加新的渔船,让旧渔船改造,制定休鱼期,就是为了给这些鱼类有繁殖的机会,不然全部抓起来就没有下一代的鱼。黄鱼、小黄鱼、带鱼、墨鱼是我国人民喜欢食用而且产量较大的海洋水产品,被称为“中国四大海产”。

  杜晓东说,南海出产的海水珍珠就是著名的“南珠”。我国的海水珍珠主要的产地现在在北部湾沿岸广西涠洲岛附近,海南岛有一部分地区也有,靠南部的陵水一带多一点。我国的贝壳从颜色来说也是五花八门,最典型的可以分为黑、红、白、黄4种,天然珍珠比较少,大概捞一万个贝可以找到一颗天然珍珠。

  目前海洋污染已非常严重

  “海洋是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,我们要保护好海洋,要防止海洋污染。”杜晓东表示,近年来,海洋污染非常严重,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,包括每个人的重视。引起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,海洋石油污染、工业废料污染、农药、放射性物质、生活污水和有机废液,以及热污染(工业冷却水)和固体废物(工程残渣和垃圾填海)。

  “这是北海附近的情况,稍微远一点的海水是绿的,近的全是黑的一片,这是一张真实的照片。”杜晓东指着一张张图片举例说,这是海边的垃圾,非常厉害。生活污水也好,工业污水也好,对海水的污染很严重。近岸的海水含有大量的磷氨盐、磷酸盐、硝酸盐,这是有害藻类,大量繁殖以后死在海边,毒素放出来,其他的鱼类受不了,或者不能跑的贝类氧气全部耗尽窒息而死,所以,我们做任何一项决策和任何一件事的时候,要考虑到事物的两面,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破坏。

  保护海中珊瑚意义非常重大

  在谈到海洋污染的危害时,杜晓东说,一是海洋生物聚积毒素,人食用后得病,所以,就出现吃贝类的时候会中毒。二是海产减少,危及人类的食物和药物源。三是浮游生物死亡,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低,加速温室效应;不能固定二氧化碳,温室效应反过来循环,气温又高,海平面越来越上升,我们生活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。四是海洋生物死亡或发生畸形,改变整个海洋的生态平衡。

  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污措施呢?杜晓东认为,一是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,立足于对污染源的治理;任何一个工厂要投产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问题,一定要治污,不能只生产不管污染。二是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。三是健全环境保护法制,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;这点对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,因为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,或者说不自觉,需要监测、监管。四是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专门的组织和协会。五是大力宣传教育和科学。六是加强国际合作,共同保护海洋环境。地球上的几大洋是相通、流通的,所以,需要全球一起共同行动。

  “珊瑚礁五颜六色的,可以说缤纷的海洋世界很多是珊瑚礁造成的,这些鱼类也是五颜六色的,种类非常多。”杜晓东在最后专门介绍了珊瑚礁的问题。杜晓东说,浅水海域因离岸不远,海水中的陆源物质和悬浮质多,海洋生物丰富,并以底栖生物为主。浅海区最发达的是珊瑚礁,在海洋中相当于陆地上的森林,动物和人类都喜欢。

  杜晓东表示,如果把海洋叫作一个蓝色沙漠的话,珊瑚就是属于海洋蓝色沙漠的绿洲,重要性相当于在一片大沙漠里面看到一片有水、有草、有树的地方一样的珍贵。它的面积是热带海岸带的6%,物种数量的48%。我国的珊瑚礁现状主要是南海周边地区和海南诸岛,面积除了海南岛周围的小岛以外是3万平方公里,约占印度太平洋岛礁总数面积的2/3,珊瑚的种类还是很多,面临的危机还是自然危害、人类破坏。“保护珊瑚是每个人都有责任的。”杜晓东说,我们要避免珊瑚破坏,采集珊瑚,不要把它作为一个装饰品而破坏它;不要在海边轻易地倾倒垃圾和废物;不购买、不食用珊瑚系统的生物;遵守法律,遵守生态旅游规则,旅游时不要破坏。同时,要积极参与和支持珊瑚礁岛屿的各种活动。

(l来源:国际旅游岛商报)
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